世界網站大全/世界網站大全

世界網站大全/世界網站大全

当前位置:類型分類 > 學習教育 > 文化藝術 >
希臘神話人物大全

希臘神話人物大全是一個比較全面的希臘神話網站,如果你想知道一些關於希臘神話的資料,此站是比較全面而且速度相當的快。

Theoi 網站採用圖文並茂的方式來闡述希臘神話故事,你可以根據字母來檢索,快速找到你想要的人物或者故事。

所有的神祗和生物分別在一個頁面上進行描述,包括百科全書摘要,來自各種股下啦和羅馬文本的引文以及古代藝術的插圖,對神話故事的文本分析和多方面的權威解讀信息,如果你還需要更加詳細的內容,那就只能查詢相關的書籍了。

澳大利亞悉尼天文臺

SydneyoBserVatory:澳大利亞悉尼天文臺是位於悉尼市中心一個叫做天文山(風車山)的山頂上,是一個關於天文學的博物館,也是悉尼唯一的一個可以觀看到天文現象的場所。

1982年,政府將悉尼天文臺轉化爲天文博物館,館內有很多展覽,包括星座表、互動電腦及遊戲等,向遊客闡明天文學的原理。

悉尼天文臺的參觀可以分爲白天參觀和夜間參觀,白天參觀的話,遊客可以通過太陽能望遠鏡觀賞天空,可以觀賞到太陽、發亮的星星,甚至能看到月亮和金星。白天觀賞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可以看3D太空電影,這也是一個很新穎、奇特的經歷。白天觀賞的時間爲早上10點至下午5點,除聖誕節、節禮日和耶穌受難日外,全年開放。

夜間參觀是一項很刺激的體驗,遊客可以通過澳大利亞最古老的、製造於1874年的透鏡折射望遠鏡觀賞星空,也可以用計算機控制的反射望遠鏡觀賞,能觀賞到星星、雙星、星團、月亮、行星和星雲。參觀時間是根據不同月份的天氣狀況而定的,但是夜間觀賞需要通過電話或網絡提前預定。

悉尼天文臺同時還支持IOS系統的手機應用,通過手機也可以在線欣賞天空中的美麗星體。

悉尼天文臺建於1858年,是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天文臺,民族的科學的歷史中最重要的網站之一。它被確認爲“國家意義”的項目,由新南威爾士州政府和遺產名單。

天文臺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航運,導航,氣象和報時,以及從南半球看到的星星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直到1982年政府天文學家工作和生活在建設時,悉尼天文臺成爲應用藝術和科學博物館的一部分。

今天天文臺是一個博物館和公共天文臺在天文教育和公共望遠鏡觀看的重要作用。它包含一個187429釐米的鏡頭望遠鏡,42釐米電腦控制望遠鏡和氫-α太陽望遠鏡,可以被視爲由遊客在預訂會議通過。也有一個虛擬現實的三維空間劇場,天文,氣象和悉尼天文臺的歷史,舒適的天文館,演講theatrette,紀念品商店和美麗的花園展覽。

悉尼天文臺位於歷史悠久的岩石區和世界著名的悉尼海港大橋附近,公共汽車,火車,輪船或汽車很容易被訪問。

澳洲國家海事博物館

澳大利亞國家海事博物館(Australian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簡稱 ANMM)是一個包含室外與室內展場的大型博物館,也是悉尼首屈一指的熱門旅遊勝地,無論是大人或是小孩,都可以在這裏獲得十分新奇有趣的體驗!

海事博物館位於中央大樓的主展覽廳,停泊著很多經歷了大風大浪,頗具歷史價值的船隻,另外位於博物館7號碼頭的文化遺產中心,也有展示著壯觀的19世紀船隻詹姆士凱格號(James Craig)(帆船在港時),最早開放於1991年,博物館最令人興奮的地方是港口停靠了 HMAS 吸血鬼號、HMAS 昂斯洛號和 HMAS 前進號這三艘退役的潛艇以供參觀,其中吸血鬼號是澳大利亞皇家海軍最後一艘大型槍船。

可登上潛艇,進入水下戰爭的奇妙世界;探索最後幾艘大炮驅逐艦;一睹世上最快船隻,神奇的澳大利亞精神號(Spirit of Australia)的迷人風采,或是參觀庫克船長(Captain Cook)的探險之船奮進號(HMB Endeavour),遊覽始建於 1874 年的高桅橫帆船(Tall Ship)詹姆斯•克雷格(James Craig)(帆船在港時)。 博物館還舉辦各類不斷變化的臨時展覽,博物館碼頭泊有歷史悠久的船隊。

所有親眼看到的遊客都會不由自主的發出無盡的驚歎聲。博物館還舉辦各類不斷變化的臨時展覽,博物館碼頭泊有歷史悠久的船隊。您還可以參加Kids on Deck創意活動,開動腦筋進行藝術創作,參加科學小活動和互動遊戲。(開展時間: 每週日或學生放假期間每天, 11點至15點,具體時間以博物館開展爲準)在博物館走累了,不妨到YOTS CAFE休息一下,品嚐精心製作,充滿海上風味的美食。

爲什麼貧窮紀錄片官網

WhyPoverty:爲什麼貧窮紀錄片官網是由國際非營利組織STEPS INTERNATIONAL所拍攝的探查世界平窮原因的紀錄片,該紀錄片跨媒體計劃,參與協同製作工作,與全球同步播出一系列探討21世紀貧窮問題的紀錄片。

《爲什麼貧窮?》是由總部位於丹麥的國際非營利組織STEPS INTERNATIONAL推動的非商業計劃。Steps曾在2007年推動過《爲什麼要民主?》(Why Democracy?)。而《爲什麼貧窮?》即以此爲基礎,希望用影片刺激大衆討論貧窮問題;計劃共同發起人還有英國廣播公司(BBC)和丹麥廣播公司(DR),這兩家電視臺也是本計劃的主要合作伙伴和推動者。

這計劃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紀錄片導演,以“爲什麼貧窮”爲共同題目,拍攝了每集一小時共八集的紀錄片,讓世界共同思考貧窮問題,探討全球10億赤貧人口的過去與未來。本系列紀錄片於2012年11月起全球播放,臺灣PTS與英國BBC、美國PBS、日本NHK、香港RTHK等在內的70餘家電視臺均加入聯合播出,估計觀衆總數超過 5 億人。

下面是前八部的內容介紹,其實官網還有後續的紀錄片,只不過片長短了點。

1、片名:當我們窮在在一起(PTS)

我們一直貧窮(RTHK)Poor Us, An Animated History Of Poverty(BBC)

導演:Ben Lewis

製片:Femke Volting & Bruno Felix

製作公司:Subma­rine Pictures

劇情簡介:雖然窮人一直跟我們同在,但對待窮人的態度已經發生改變。班路易斯(BenLewis)的影片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帶我們穿梭變化多端的貧窮世界。你上牀睡覺,做了個夢,夢見自己不管在哪個時代都窮。當你醒來,對貧窮會有什麼看法?現在當然還有一貧如洗的人,但這種新貧多半跟貧富不均有關...

2、片名:人之初,性本窮(PTS)Four Born Every Second(BBC)

導演:Brian Hill

製片:Rachel Tierney

製作公司:Century Films

劇情簡介:全球每年有 1.3億個嬰兒呱呱墜地,但沒有一個能決定自己誕生的地區或是生活方式。在柬埔寨,嬰兒出生的家庭很可能每天生活費不到1美元。在塞拉利昂,活到一歲的機率是全球平均數的一半。導演希爾(BrianHill)走遍世界,拜訪這些新生命。在美國,絲塔(Starr)剛生下的寶寶很可能會跟目前流落街頭的 160萬兒童一樣,成爲流浪兒。

3、片名:有錢有保庇(PTS)

公園大道(RTHK)Park Avenue,Money, Power And The American Dream(BBC)

導演:Alex Gibney

製片:Blair Foster

製作公司:Jigsaw Productions

劇情簡介:紐約公園大道(Park Avenue)740

號住着一羣美國頂級富豪。向北 10 分鐘車程,過了哈林河(Harlem River),在南布朗士區(SouthBronx)是另一段公園大道。這裏一半以上的居民要靠食物券度日,兒童遇害的機率是 20 倍。過去 30年來,美國的貧富差距暴增,許多美國人現在認爲,「美國夢」(AmericanDream)只適用那些有錢遊說政客在國會山莊通過有利法案的人身上。

4、片名:耕者無其田(PTS)

土地霸權(RTHK)The Great Land Rush(BBC)

導演: Hugo Berkeley & Osvalde Lewat

製片: Eli Cane

製作公司: Normal Life

Pictures

劇情簡介:非洲國家馬裏(Mali)75%的人口務農,但亟需土地的有錢國家,紛紛租用馬裏的農地,要把大片土地變成農企業(agribusiness)農園。許多馬裏農夫並不歡迎這種作法,仍爲這是帝國主義再現。馬裏發生軍事政變後,開發商被嚇跑,但馬裏的農民能否靠自己克服糧食短缺,避免貧窮?

5、片名:搖滾救貧窮(PTS)

捐錢吧(RTHK)Give Us The Money(BBC)

導演: Bosse Lindquist

製片:David Herdies

製作公司:Momento Film

劇情簡介:從援助非洲饑民的 Live Aid 演唱會,到「讓貧窮走入歷史」(Make Poverty History)聲援活動,在搖滾樂手巴布吉道夫(Bob

Geldof)和波偌(Bono)領軍下,名流已經成爲反貧運動人士。但他們的演唱會和聲援活動當真讓數以百萬計的人民脫離貧窮了嗎?吉道夫、波偌和比爾蓋茨在片中暢談有效遊說的方式,以及如何迎合政客追求排場和人氣的弱點。

6、片名:出路(PTS/RTHK)China's Ant People(BBC)

導演:陳爲軍

製片:Don Edkins

製作公司:Steps International

劇情簡介

在中國古代,讀書是脫貧的唯一出路,如今則是最好的出路。中國經濟起飛,加上唯纔是用的說法,讓人以爲念書就能擺脫貧窮。但當今中國的教育制度只有少數人能找到工作,培育出的是一批失業絕望的新世代。

7、片名:太陽能媽媽(PTS/RTHK) Solar Mamas(BBC)

導演:Mona Eldaief & Jehane Noujaim

製片:Mette Heide

製作公司:Plus Pictures

劇情簡介:拉菲雅(Rafea)是一個貝都因人(Bedouin)的二房。她想讓自己和孩子過更好的生活。赤腳學院(BarefootCollege)在招募貧窮社區沒念過書的中年婦女,培訓她們成爲太陽能技師,爲社區帶來電力和工作機會。我們跟著拉菲雅,看她如何克服困難,成為太陽能技師,改變自己的人生。

8、片名:生財有『盜』(PTS)

生財之盜(RTHK) Stealing Africa(BBC)

導演:Christoffer Guldbrandsen

製作公司:Guld­brandsen Film

劇情簡介:在瑞士一個恬靜的小鎮,富有的居民稅收多到花不完。這都是拜一位居民之賜:葛拉森柏格(IvanGlasenberg),全球最大商品交易商嘉能可(Glencore)的執行長。嘉能可公司在非洲贊比亞的銅礦,並沒有爲贊比亞人帶來豐厚的稅收。贊比亞擁有全球第三大的銅礦儲藏量,但國內60% 的人口每日收入不到 1 美元,80% 的人失業。

德班烏沙卡海洋水族館

德班烏沙卡海洋水族館(uShaka Marine World)是南非最大的海洋世界主題公園之一,水族館收藏了上千種魚類和海洋生物,對每種魚和海洋生物都有介紹。連同水族館一起的還有一個海灘、水上樂園、以及家庭歡樂聚。

德班烏沙卡海洋水族館於2004年4月起向公衆開放,不管是成人還是兒童,看了都會受益匪淺,是開拓視野的不錯選擇,比較適合親子旅遊。另外,還有精彩的水族表演,可以去看一下。來水族館,不可錯過的便是巨大的鯊魚槽,裏面飼養的有ragged-tooth、spinner、hammerhead sharks。另外,還有海豚展覽館,可容納1200名遊客。

日本名古屋波士頓美術館

NagoyaBoston:日本名古屋波士頓美術館是世界屈指可數的美術館--美國波士頓美術館的姐妹館,主要將波士頓美術館珍藏的絕世珍貴美術品介紹到日本。大廳的美術品商店出售從波士頓美術館直接進口的美術品。

The Nagoya/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 as the sister museum of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MFA), breaks new ground in Japan by presenting art in innovative and refreshing ways. The manifold works on exhibition are selected from one of the world's finest collections. They are displayed thematically to enhance the visitor's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to stimulate contemplation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works.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Nagoya/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 and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enables people in Japan not only to enjoy great masterpieces, but also to appreciate art from cultures and periods that until now has had little exposure in Japan.

圖文漢字教學平臺

ChinEasy:圖文漢字教學平臺是一個通過配圖解釋基本漢字的意思,生動形象,能幫助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漢字的網站,希望能減少中文學習障礙,促進東西方交流,讓大衆能自己判斷在如人權這類敏感問題上的東西方差異。

外國人想要學中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來自臺灣的薛曉嵐(Shaolan)正在倫敦進行一個名爲 Chineasy 的項目,帶領他們認識漢字的美妙。既然中文大多是象形文字,她索性把它們變成了圖形,這樣更容易理解和記憶。之後,就像拼積木一樣,把簡單的字符組成複雜的字,一一認識。

Chineasy將漢字差分成基本部分,並配以生動形象的圖示加以說明。例如“閃”這個漢字,Chineasy就畫出了一個門,並在門裏畫出人,表現出人要逃跑,以此解釋“閃”的意思。

Chineasy的創始人薛曉嵐(音譯)出女士生於臺北,是爲風險投資家,現在在倫敦工作。同時她還是位狂熱的設計愛好者。因爲在教授自己子女中文時遇到困難,於是決心發明新方法,幫助自己教授中文。

薛女士的設計團隊總共三名成員。他們在設計Chineasy教學卡片時,首先經過頭腦風暴,找到每個字的最佳解釋、配圖方案,然後交給Noma Bar做圖像處理。每個字,薛女士都要經過自己子女的實際教學檢驗。

世界角色扮演模型秀

WorldCosplay:世界角色扮演模型秀是一個對全世界Cosplayer開放的網站,在這裏你可以自由發佈Cosplay圖像,即使你不是Cosplayer你也可在此欣賞到全世界高水準的Cosplay圖像。

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簡略寫法,日文寫作「コスプレ」。一般指利用服裝、飾品、道具以及化妝來扮演動漫作品、遊戲中的角色。玩COSPLAY的人則一般被稱爲COSPLAYER。

cosplay是一個由Nov.Takahashi提出的,英語“CostumePlay”的簡寫。他的這一靈感源於在美國舊金山的國際化妝舞會,並且由於他在日本“MyAnime”雜誌上發表的文章(1982年)中表示的對cosplay的熱情,引發了1982-83年日本的cosplay運動。雖然cosplay並非起源於日本,但美國現在的cosplay卻受了日本cosplay很大的影響。

當代的Cosplay一般以動畫、漫畫、遊戲、電玩、輕小說、電影、電視系列劇、特攝、偶像團體、職業、歷史故事、社會故事或是其他自創的有形角色爲目標,刻意穿着類似的服飾,加上道具的配搭,化妝造型、身體語言等等參數,以人力扮演成一個“活起來”的角色。

皇家莎士比亞劇團

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簡稱:RSC)是全球規模最大、組織最健全、資金最雄厚、專業水準最高的職業劇團。該劇團的影響力和權威度都是全球公認的,成立於1961年,前身爲“莎士比亞紀念劇院”(Shakespeare Memorial Theatre)。該劇團位於戲劇鼻祖莎士比亞出生地——史特拉福(Stratford-upon-Avon)。

倫敦圖書館

倫敦圖書館(London Library)是英國的一座圖書館,位於倫敦聖詹姆士廣場,創建於1841年,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圖書館之一。

墨爾本盃賽馬節

墨爾本盃賽馬是澳大利亞最著名的賽馬,創辦於1861年,在澳大利亞被譽爲讓舉國屏息呼吸的賽事,該比賽接受三歲或以上純種馬參加,比賽距離爲3200米,是全世界兩英里賽馬中最具有影響力的。

墨爾本博物館

墨爾本博物館(Melbourne Museum)是澳大利亞的一座博物館,位於卡爾頓花園之內,靠近澳大利亞的世界文化遺產——皇家展覽館。墨爾本博物館官網發佈有開放時間、交通指南等信息。

Movember|十一月大鬍子慈善活動

十一鬍子月(Movember)是一個發起於2004年全球性慈善活動,志在呼籲社會各界關注男士健康,尤其前列腺癌、睾丸癌和憂鬱症等健康問題,在澳洲墨爾本由一個爲數30人的組織發起,他們於11月的30日內不剃鬍子,藉以提升社會對睾丸癌和憂鬱症的關注。

據說發起人當初在和兄弟們喝酒時,感嘆起女同胞們命太好,有個小病小災就能得到社會上的關注,而男人則太苦逼,狠命打拼不說,得了病也總不願意公開表達,各種缺乏關愛。於是他們發起了這個活動,世界各地的男同胞紛紛表示同感。

那爲啥要留鬍子呢?這是因爲他們發現曾經那抹性感又迷人的小鬍子已經沒人留了,於是他倆召集了30位男士留起來小鬍子,看看他們能不能帶起一波留小鬍子的時尚熱潮。2004年,這個剛開始秉着玩一玩心態的留鬍子運動,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於是他們開始建立Movember Foundation,同時也發起了募捐活動,將籌來的善款捐給澳大利亞前列腺癌基金會( Prostate Cancer Foundation of Australia)並且開始資助關注男性健康的健康項目。

後來Movember慢慢傳到了其他國家地區,英國、美國、加拿大、新西蘭、愛爾蘭、西班牙、芬蘭、捷克、南非、荷蘭、法國等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每年都會評選出這一年裏的Man of Movember、Miss Movember和Lame Movember,去年的最佳鬍子先生和鬍子小姐獲得是Movember獨家制作的手錶,而最Low的鬍子得獎是哥本哈根雙人遊啊!參加方式就是將你留着鬍子的照片上傳到網上,然後就可以轟炸朋友圈,臉書幫忙投票啦。

埃及歷史博物館官網

埃及博物館(Egyptian Museum)是一座位於埃及首都開羅市解放廣場的古埃及文明的遺物寶庫,收藏埃及古代遺物約12萬件,包含了大量埃及考古發現中的文物精華,是世界上收藏古代埃及文物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

埃及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收藏法老遺物最多的博物館,被埃及國民稱爲”法老博物館”。1835曾由埃及政府主持在Ezbekeyah花園旁邊建立了一座博物館,用於收藏古代埃及文物,後遷至開羅城堡。然而1855年,埃及政府官員將館內所藏文物全部贈送給了奧地利大公馬克西米利安,這批文物現藏於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1858年,在開羅北部的布拉克地區,一座新的博物館建立起來。緊接着,在法國著名考古學家奧古斯特•馬裏埃特(Auguste Mariette)的主持下成立了新的文物部門,馬裏埃特也因此被稱爲“埃及博物館之父”。新博物館的建築坐落在尼羅河畔,過去曾用作倉庫,1878年尼羅河的一場洪水使博物館遭受了巨大的破壞。1892,館藏品又被轉移到開羅吉薩區的前王宮裏,最終於1902年被安置到了現在位於解放廣場的開羅新館中。

埃及博物館是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磚紅色石質建築,1896年由法國建築設計師馬塞爾•杜爾尼翁(Marcel Dourgnon)設計建造。建築內部有高大寬敞的中庭,通過天花板上鑲嵌的漫射玻璃和二樓的窗戶採光,中庭裏仿照古埃及神廟中的情形安置着巨大的神像。其餘部分的展廳分爲兩層,一層按年代的順序陳列,展出從古王國時期到公元5、6世紀羅馬統治時期的文物,其中包括數量龐大的古代莎草紙和硬幣,這些莎草紙經歷了數千年的腐敗,大都已經支離破碎,莎草紙碎片上發現了多種語言文字,包括希臘文、拉丁文、羅馬文、阿拉伯文以及古埃及文。而硬幣也有金幣、銀幣和青銅幣等各種各樣的材質。這些硬幣也不僅僅來自古埃及,還有些來自古希臘、古羅馬以及伊斯蘭地區。這些史料爲歷史學家研究古埃及的貿易提供了幫助。除此之外,一層還陳列了新王國時期的藝術品,時間跨度約在公元前1550—1069年之間,這一時期有不少大型的文物,有雕像、桌子、石棺、石柱和浮雕牆等。

二樓是專題陳列室,陳列的文物來自埃及的最後兩個王朝,不少來自法老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is III)、圖特摩斯四世(Thutmosis IV),阿蒙諾菲斯二世(Amenophis II),哈特謝普蘇特女王(Hatshepsut)和朝臣麥赫珀裏(Maiherpri)的陵墓,也有許多出土自帝王谷,最引人注目的是從保存完好的圖坦卡蒙(Tutankhamun)和普蘇森尼斯二世(Psusennes I)陵墓中發掘出的文物,其中,圖坦卡蒙陳列室中的黃金面具、人形金棺、黃金御座等堪稱埃及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另有兩個特別的木乃伊陳列室用於存放新王國時期國王及后妃們的木乃伊,其中保存最爲完好的是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

埃及博物館內舉世聞名的藝術品還包括記錄古埃及第一王朝文物《納爾邁石板》、古王國時期的《書記官》雕像及《王子拉霍特普及王妃》彩繪坐像等。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

CairoFilmFest:埃及開羅國際是非洲最大的電影節之一,由埃及電影作家和評論家協會主辦。創建於1976年,每年一屆;是世界上三大非競賽電影節之一。

開羅國際電影節由埃及電影作家和評論家協會主辦,規定參賽片必須不帶政治色彩,不得在其它電影節上放映過.設大獎“娜妃蒂之金像獎”授予最掛故事片、最佳紀錄片和最佳短片,“娜妃蒂之銀像獎”授予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娜紀蒂之銅像獎”授予有特殊價值的影片。

Scroll to Top